首页  基地概况  网上基地  基地动态  宣传专栏  活动预约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中原证券“投资者教… 06-07
驻马店分公司开展“… 06-07
中原证券“投资者教… 06-05
中原证券联合上海证… 05-27
中原证券“投资者教… 05-17
   通知公告
欢迎参加投资者教... 04-27
中原投资者教育基... 12-15
通知:河南证监局... 07-24
温馨提示 02-29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 06-27
 
 
当前位置: 首页>>基地动态>>新闻动态>>正文
“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专题系列(一)
2018-12-27 09:18 张斌 

产学合作是培养衍生品人才的最佳途径

编者按

今年,郑商所与中期协联合举办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旨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应用的机会,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高校教学需求,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教育链条,为期货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即日起,本报推出“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专题系列,刊发高校教师、期货公司等人士关于人才培养的真知灼见和获奖学生的感言,敬请关注。

期货日报 作者 李强

衍生品人才,是指从事期货、期权、互换、远期等衍生品业务的人才。按专业能力划分,包括经纪业务、分析咨询、产品设计、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操盘等方面的人才;按经营机构业务岗位划分,包括研发、营销、财务与结算、风控、管理、IT等方面的人才;按行业类别划分,包括专业人才、实用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监管人才等。

我国期货市场建立近30年来,尽管已经建立起数万人的从业人员队伍,但随着我国期货市场快速发展,衍生品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特别是高端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瓶颈。目前来看,我国期货及衍生品人才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才数量不足;二是人才结构不均衡;三是衍生品人才流动性大;四是我国高校在衍生品人才培养方面相对滞后。

与衍生品人才数量不足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市场对人才需求迅速增加,并且数量庞大。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在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未来3—5年,我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将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加快衍生品人才培养已成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解决期货和衍生品人才的短缺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高校增设相关专业和扩大招生,但就衍生品人才培养而言,这种途径的可行性不大。原因一是高校专业设置讲究宽口径,并且设置专业从审批到建立要较长时间;二是衍生品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目前高校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市场急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中期协、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包括部分期货公司与高校都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在衍生品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实践证明,创新教育模式,加强行业与高校合作,建立社会化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衍生品人才的最佳途径。

产学合作培养衍生品人才,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单就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讲,产学合作重点可选择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在高校开设学分课程,将衍生品课程纳入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计入学分;第二种模式是开设辅修专业,辅修可面向高校各专业学生,修满课程所要求的学分可颁发辅修专业证书,获授第二学位;第三种模式是衍生品方向的专业硕士,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应是高端的研究分析人才。

分析师类型的人才是衍生品高端专业人才的源头,目前市场急需期现结合型的风险管理人才、投资顾问型人才,基金经理、产品设计、量化风控等都来自分析师类型的人才。抓住了分析师这个培养目标就抓住了衍生品高端专业人才的主体。

与高校合作培养衍生品人才,行业要做的事情很多:一是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选派实务课程的师资;三是提供实习基地和衍生品实验室建设;四是开展模拟交易比赛,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期货市场运行原理,树立合规、守信、识风险、懂规则的理念;五是与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接轨,如辅修专业应通过期货及衍生品基础知识、期货法律法规两科资格考试,专业硕士应通过期货及衍生品分析与应用资格考试。

期货及衍生品在我国是新兴的金融产业,是一个高成长性的市场。要推进期货市场的发展,使期货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必须大力培养衍生品人才。此事关系到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基础建设和长远发展,为此期货行业应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人才战略,落实中国证监会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产学合作,为市场和行业发展培养更多的衍生品人才。

(作者系中国期货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

产学研结合 共襄期货专业人才培养

期货日报 作者 赵娴

1990年10月12日,郑商所经国务院批准,作为国内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正式成立;1993年5月28日,在现货交易成功运行两年后,郑商所正式推出期货交易。与郑商所引领的时代大潮相契合,北京物资学院敏锐捕捉到期货市场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契机,于1993年7月创建期货专业,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期货本科专业的高校,率先占领了国内期货人才培养的高地。

如今历经25年的发展,国内期货市场新产品、新业务的推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在加速,以增强竞争力、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的期货创新发展在加速,中国期货市场正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相应地,期货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在共同的使命感下,由郑商所组织和发起、北京物资学院在内的各大高校积极参与的“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在新时代的东风下应运而生,携手共促期货行业的人才培养。

“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的创设和开展,适应了新形势下期货市场对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是探索和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教育方式的重要举措。大赛内容全面丰富,既有交易能力的测试,也有理论知识水平的测试,是对学生理论素养与实务技能的综合考评。大赛官网还设置了学习专区,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的专业学习资料,实现了“以赛代学”的全面拓展。这些丰富内容和科学设置,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大好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风险控制意识。对高校而言,也相当于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和实务训练平台,对课堂教学形成了有益的补充。基于此,北京物资学院充分把握和利用这一平台,与校企合作单位、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合作,细致开展大赛的动员、培训和全程指导,取得了预期中的良好效果。

2018年起,经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开启金融专业硕士的招生与培养工作。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凝练于期货方向,着眼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交易型人才,这是在既往期货专业全日制本科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期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更有针对性的期货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我们期待并相信,在以郑商所为代表的产业界大格局、大平台中,北京物资学院期货专业的人才培养将继续贴合时代和行业需求,绽放璀璨风采。

(作者系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院长)

上一条:“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专题系列(二)
下一条:基地联合中原期货组织开展2019年期货投资策略交流会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中原投资者教育基地 CopyRight@2005-2013 All Right Reserved 豫ICP备050005861号

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综合实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