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地概况  网上基地  基地动态  宣传专栏  活动预约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中原证券“投资者教… 06-07
驻马店分公司开展“… 06-07
中原证券“投资者教… 06-05
中原证券联合上海证… 05-27
中原证券“投资者教… 05-17
   通知公告
欢迎参加投资者教... 04-27
中原投资者教育基... 12-15
通知:河南证监局... 07-24
温馨提示 02-29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 06-27
 
 
当前位置: 首页>>基地动态>>新闻动态>>正文
“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专题系列(四)
2018-12-28 09:58 张斌 

弄潮时代 郑商所助力培养特色金融人才

未来,金融市场国际化将是 “危”和“机”并存,要转“危”为 “机”,合力培养新时代特色金融 人才是关键。以人为本,从心出 发,秉持理性投资的原则,坚守 风险防范的底线,为创造“好的 期货”培养勇于创新且有担当的 新时代“金融人”。

期货日报 作者 浙江大学 骆兴国

在我国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和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激增的当下,不仅金融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迅速扩大,而且国际化竞争对理论基础扎实、多学科背景且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更高。然而,虽然金融工程强调理论功底和技术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从金融功能的角度考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心出发,秉持理性投资的原则,坚守风险防范的底线,为创造“好的期货”,做勇于创新且有担当的新时代“金融人”。

首先,我国迎来衍生品市场的新时代。期货期权新产品陆续上市,新品种研发速度加快。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期货的上市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险+期货”项目从2016年以来多次被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受到郑商所、上期所和大商所的高度重视,如郑商所开展了棉花、白糖、苹果等多个品种的“保险+期货”项目。同时,“保险+期货”业务是服务三农和精准扶贫的开创性尝试。另外,各大交易所开展了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创新,大宗商品(商品指数基金)也越来越受到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视。这些农业品、工业品和指数相关的期货期权产品,是对冲相关风险的有效工具,也是期货市场提高实体经济运行质量和助力实体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体现。

其次,衍生品新时代需要配套更完善的高校金融人才培养体系。高等院校需要结合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开展相关配套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就目前笔者所讲授的全英文衍生品相关课程而言,在课程内容上虽然借鉴了香港大学的对应要求,加入了Black—Scholes、Heston等期权定价所要求的金融理论知识,也结合了自身在VIX及期货期权方面的前沿研究,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与业界需求直接对应的内容仍有所欠缺。因高校专业设置讲究宽口径、设置专业从审批到建立需要较长时间、衍生品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等,目前高校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市场急需的专业人才。交易所、中期协、期货公司等与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郑商所杯”的推出很好地完善了投资者教育工作链条,可以预见这项活动在衍生品人才培养方面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最后,未来的国际化挑战将是“危”和“机”并存,要转“危”为“机”,合力培养新时代特色金融人才是关键。一方面是国内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国内交易所的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是期货市场对高端综合性人才的强烈需求,以及高校优秀学子对前沿业界应用的渴望。因此,对接好高校教育和交易所发展,衔接好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是应对未来国际化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此外,期货期权市场发展之后的风险管理需求增加,特别是波动率指数及其衍生品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这不仅是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必然阶段、业界的必然需求,而且是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重要成功经验,也将会是我国交易所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过,转“危”为“机”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从心出发,秉持理性投资的原则,坚守风险防范的底线。

我国期货市场日益丰富的创新产品、“保险+期货”模式展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不断完善的投资者结构、监管层的不懈努力,都将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期货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金融体系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发光发热。在如此美好的衍生品时代,期盼郑商所推出更多的人才培养项目,合力为期货市场源源不断地培育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产学合作 培育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期货日报 作者 杭州师范大学 张学东

为期3个月的“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下称“郑商所杯”)顺利结束。主办方严格按照大赛规则,在交易、理论成绩以及活跃度三个评选指标基础上,为保证公平性,进一步核查参赛者身份、交易真实性,评选出获奖名单。从获奖名单中可以看出,“郑商所杯”的参赛院校层次以及参赛学生规模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笔者亲自指导学生参加“郑商所杯”等学科竞赛之后,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投资银行学》《财富管理》等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的体会,谈一谈对产学合作协同培育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

第一,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个维度上强化有机融合,立体式解决“三个相脱节”的问题。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我们不断探索“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个维度上的有机融合统一,同频共振,立体式解决“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脱节、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脱节、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

第二,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领。在学生模拟交易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其他能力,不断进行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从而实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价值观的引领,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够运用“跨国家、跨市场、跨品种、跨期限”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第三,“郑商所杯”平台就是产学合作协同培育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解决“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郑商所杯”是郑商所和中期协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探索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教育方式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这个平台产生了溢出效应,既让大学生在没有真正接触到大宗商品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之前,就树立了“合规、守信、识风险、懂规则”的理念,又能够满足高校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虽然“郑商所杯”还存在交易品种限制,不完全符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国家、跨市场、跨品种、跨期限”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应用型人才或高层次人才的教学需要,但是笔者建议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务处、学院等领导要充分认识该平台对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意义,该平台就是产学合作协同培育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非常有利于解决金融工程专业“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

第四,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推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我们要通过多方协商,达成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共识和方案,加强双方合作制度建设和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探索解决行业企业参与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精力投入不足、成效不显著的问题。探索和形成校企合作、产学对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在“共同制订、共同开发、共同指导、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校企共建、共管、共评”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促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现有效的、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其在产学合作协同培育金融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上的作用和功效。

获奖感言

金融学子不容错过的“郑商所杯”

作者 浙江大学 安庚鑫

11月26日,“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下称“郑商所杯”)获奖名单在郑商所官网发布,历时3个月的模拟交易大赛终于落下了帷幕,本届“郑商所杯”具体评估指标有交易成绩、理论成绩和活跃度。非常荣幸我最终凭借96.45分的综合成绩排名第三,获得“郑商所杯”一等奖,在此特别感谢郑商所和中期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模拟交易平台。

参加这个比赛使我受益匪浅,通过比赛我懂得了如何去操作期货,怎样去管理仓位。尽管这并非现实中的期市,交易规则和实际的交易规则也有所区别,但是我觉得已达到参加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丰富了自己的期货期权知识储备,更深刻认识到了期市中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为自己以后做实盘投资奠定了基础。

首先,增加了金融衍生品知识储备。在参加“郑商所杯”和准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习到了期货市场的功能与结构、期货期权的交易流程与策略、金融衍生品的类型和应用,从而巩固和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郑商所杯”浓厚的“实战气氛”激发了我对期货市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使我主动思考行业供求关系、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商品期货价格的影响,利用自己搜集的研报和经济政策来确定价格变动方向,再学习利用K线图和指标来验证价格趋势或反转信号,从而掌握时机进行交易并获利。

其次,理论结合实践,丰富了实盘操作经验。作为金融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在证券投资、公司金融等课程上学习过一些期货期权的理论知识,在电视和财经网站上也看到过期货市场的一些新闻报道和文章,对期货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自己没有任何期货账号和实际的操盘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郑商所杯”正好给我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通过模拟交易平台,以200万元的初始虚拟资金去仿真操盘交易,使人身临其境、学以致用,既实践了期货市场的交易买卖和所学的投资分析理论,又加深了对期货市场运行的理解,拓宽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领悟,促进专业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最后,提高了风险意识,增强了风控能力。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期市中风险与收益并存,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要学会控制风险。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使得期货交易具有高杠杆的特性,也使得期货投机有更高的收益和风险。期货的交易保证金一般为5%—15%,这就意味着以10%的交易保证金比例,投资者可以撬动10倍的杠杆。有人调侃说,自己在模拟比赛中全仓白糖期权享受了一夜暴富的快感,也体会到了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失落,大赛排名更是如同过山车一般,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郑商所杯”我切身体会到了投资不单单有盈利,还有可能亏损,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每天都是盈利的,所以在投资中尽量避免全仓,合理控制仓位,趋势判断错误时及时平仓止损,从而控制期货投资风险。

除此之外,“郑商所杯”奖励丰厚,比赛排名在前190名的同学还可以获得现金奖励、荣誉证书和实习机会。一方面,获得了现金奖励,取得的荣誉证书可以参与学校的评奖评优;另一方面,获得郑商所、中期协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实习的机会,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在最后,期待交易所推出更加多样化的投资者教育形式,提高广大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的理解和认识,推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 杭州师范大学 林心宜

不同于股票市场、基金市场,期货市场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设置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要求对投资者的基础知识、财务状况、期货投资经历和诚信状况进行综合考量。实际上,期货市场瞬息万变,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练就一双如炬的慧眼,同时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才能成功脱颖而出。参加“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后,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和收获:

第一,关注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脉搏。郑商所上市的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小,其价格变动主要受气候变化和种植周期的影响,市场行情通常由供应方主导,而工业品的需求和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市场行情通常取决于需求方。

第二,买卖有理有据,聚焦长远收益。在进行期货交易时,交易所会收取相应的手续费,所以在进行交易之前,投资者应当对行情有清晰且理性的认知,尤其是大额交易,切忌草率下单,切忌在短时间内频繁操作,否则会损失大笔手续费,得不偿失。

第三,开仓小心谨慎,注意及时平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期货交易,开仓时应当考虑分散非系统性风险,避免将大笔资金用于购买标的物相同的合约,开仓后要密切关注行情走向,当不利情况出现时及时平仓,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第四,求稳套利为主,适当逐利投机。大部分时间内,市场行情以小幅的周期性波动为主,此时仅执行单边的买入或卖出操作,盈利有限且风险较高,而利用价差进行套利,既能锁定风险又可获利。当然也存在特殊的情况,例如,7月中旬苹果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后有所回落,如果投资者在价格上涨时看准时机进行卖空操作,则可获得巨额收益。

第五,保持心态平和,理性对待盈亏。期货市场错综复杂,大起大落可能就发生在分秒之间,作为初出茅庐的期货新手,除了关注交易盈亏外,更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理性对待得失。

第六,熟悉比赛规则,参加资格考试。熟悉模拟交易大赛的规定,例如,“交易能力测试得分”是“单位净值得分”“回撤得分”和“波动率得分”的加权之和,“交易成绩”“理论成绩”和“活跃度”是三个重要的比赛评价指标,理论成绩以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成绩为评定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参加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在此之前,我对期货市场知之甚少,并且认为期货市场是遥不可及的,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期货市场,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感受和收获都是从总结实际操作的成功和教训中得来的,又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上一条:“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专题系列(五)
下一条:“首届‘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专题系列(三)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中原投资者教育基地 CopyRight@2005-2013 All Right Reserved 豫ICP备050005861号

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综合实验楼